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观点>>正文
 
 

【苟琴】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What can China learn from the cross-country experience?

[发布日期]:2015-06-09  [浏览次数]: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4年第31卷第8期刊发我院苟琴与其合作者黄益平、王勋合作撰写的文章“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What can China learn from the cross-country experience?”

【Abstract】Should China accelerate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middle-income trap? And,if the answer is yes, which specific reform steps should the government undertake?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 to shed light on these questions by examining experiences of 80 countries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10. Empirical analyses reveal that the growth effect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is insignificant among low-income economie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mong middle-income economies an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mong high-income economies. Furthermore,for the middle-income group, repressive policies on credit, bank entry, securities market and the capital account significantly inhibit economic growth. In the meantime, law and order promotes growth among all income groups, while democracy has no impact whatsoever. We also validate these findings through a range of robustness checks. These findings offer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China.

国际经验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高增长往往难以为继,这些经济体大多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迟迟难以迈入高收入水平阶段,这一现象被概括为“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GDP增长率平均达到10%,人均GDP从改革之初不足200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6600美元,已经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然而,2011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到8%以下,经济中结构风险不断凸显,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隐忧。健全发展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动员储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创新,从而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极为重要。然而,我国金融体系长期受到政府干预和管制,存在典型的金融抑制特征,资本要素市场远未完成市场化改革。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得到广泛认识。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这样的改革是否有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现有文献关于金融抑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无论是理论推断还是实证分析,远未达成一致的共识。McKinnon和Shaw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金融抑制会压抑储蓄和投资意愿,降低资本配置效率,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与此相对,Stiglitz及其合作者们后续提出“金融约束”论,认为落后经济体应采取金融抑制政策以克服金融体系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问题,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同时保持金融稳定。大量实证研究对上述观点作出检验。这两派相反的理论分别得到一些实证经验的支持。

回顾现有实证研究,本文发现这些研究往往倾向于强调金融抑制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线性的阻碍或者促进作用,而忽略了经济增长可能同时受到两种相反作用的影响,从而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并非线性单调。虽然Stiglitz及其合作者提出随着经济体发展水平的变化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动态关系,但以理论探讨为主,并未被后续实证研究所证实,缺乏广泛的事实基础。本文立足于现有文献基础,运用跨国经验分析,考察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着重研究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是否存在差异性影响,并具体分析不同类型的金融抑制政策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无疑为理论的检验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验依据,对现有文献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为面临金融改革的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中国提供国际经验。

本文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金融抑制整体上而言不利于经济增长,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存在不同影响:对中等收入经济体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对高收入经济体有促进作用,而对低收入经济体没有显著影响。这为前述争论提供了一种解释。具体而言,全部金融抑制子指标都对低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金融抑制对于中高等收入经济体的影响的差异主要源自信贷管制、银行准入以及资本账户方面的管制。前两者阻碍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却有利于高收入经济体经济增长;后者同样阻碍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却对高收入经济体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而限制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的措施则对于中等和高等收入水平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均不利。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金融自由化改革,包括深化以银行业准入放松为主的对内银行业改革以及对外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将有助于经济持续发展。



上一条:【苟琴】Overseas Impacts of China’s 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下一条:【苟琴】我国信贷配给决定因素分析——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

关闭